中評社北京2月27日電/據近期媒體報道,為有效杜絕非法集資,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國家監管部門目前正在加快制定有關監管條例。據了解,該監管條例的最大突破將是允許符合條件的個人和企業,以自有資金注册成立“只貸不存”的放貸機構,從而打破由國內商業銀行壟斷的信貸市場。專家表示,一旦該條例獲得國家法制辦的通過,則意味著“民間借貸陽光化”將在國家立法層面得到確認,社會關注已久的民間借貸問題將有望獲得重大突破。
金融時報刊登李俠文章表示,由於中國整個信貸市場結構的不合理,民間借貸在中國已存在很長時間。有關數據顯示,從1986年開始,農村民間借貸規模就超過了正規信貸規模,并以每年19%的速度穩步增長。在經濟相對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企業之間特別是民營企業之間的民間借貸數量巨大。溫州銀監分局調查數據表明:民間融資占溫州企業營運資金構成的比例,2007年達到28%,中小企業民間融資總額約為2200億元,溫州民間融資的90%是通過地下錢莊來完成的。
但十幾年來,民間借貸一直游走於國家法律、法規框架之外,很多專家學者一直呼籲讓民間借貸合法化、規範化,通過疏通合理的民間借貸活動,建立一個規範民間借貸活動的法律框架。央行也多次提及要推進民間信貸規範化進程,以緩解中小企業和“三農”的資金困難,達到既增強經濟運行的自我調整和適應能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填補因正規金融不願涉足或供給不足所形成的資金缺口。
而自去年年底以來,央行實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和政府4萬億元投資計劃的推出,使得近幾個月商業銀行的貸款投放有了顯著的增長,如今年1月份的新增貸款量就有1.62萬億元之巨(這相當於2008年全年貸款增量的三分之一)。但從貸款的流向看,資金大部分仍然是流向了大企業、大項目,國有部門和基建項目成為商業銀行貸款投放的主要領域。而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雖然在就業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困難的狀況并沒有得到根本好轉。
文章指出,在當前保增長壓力不減,而社會投資相對不足的背景下,釋放民間融資的活力,對於拉動民間投資,保經濟增長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因為,要想在缺少民間投資的時候,僅僅依靠政府和國有企業投資來推動經濟持續增長,將是十分困難的。因而,近期怎樣重啓民間投資成了政府部門非常擔憂的問題。中國的經濟發展史告訴我們,改革往往都是危機迫使的。當前壓倒一切的“保增長”也為國內民間金融的合法化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
安邦咨詢公司分析師李明旭指出,如果相關監管條例推出,允許符合條件的個人和企業能大量進入信貸投放市場,這必然會對中國的經濟發展以及金融體系建設產生深遠的影響。
首先,打破銀行壟斷的信貸市場,賦予一定條件個人和企業以貸款的權利,在當前的經濟下滑期,能够有效地為民營部門和中小企業進行融資,并進而促進民間投資和居民消費。李旭明表示,國內商業銀行以利潤和風險控制為出發點,不願將資金貸給中小企業,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合情合理的———相對於大型企業來說,針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期限較短、規模較小,這都會影響銀行業務的持續,并提高業務操作的成本;更為重要的是,中小企業的貸款風險要比大型企業大得多,其風險也不易為外界獲知,從而造成銀行和企業之間的風險不對稱。不過,在貸款難以獲得的時候,即使民營企業家想投資,大多數人也會求貸無門。民間金融的放開,將明顯改善民營企業的融資環境。
其次,從長期來講,對中國民間金融市場以及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來說,都是莫大的好消息。衆所周知,民間借貸市場的服務對象便是代表了中國經濟活力的中小企業。據統計,中國民營企業約80%的資金需求來自於自我積累和民間融資,缺乏貸款支持,這就迫使很多中小企業轉而向非正規渠道尋求資金來源,形成了一個游離於“正規軍”之外的灰色地帶,并進而滋生交易隱蔽、風險不易控制等問題以及非法融資和洗錢等犯罪活動。因此,把它從“灰色地帶”帶到陽光下,便於監管部門對其規範、合理引導其發展。而由於金融市場是一個高度依賴契約和法制的市場,可以預見,一旦有了法律保護,民間借貸市場的活力會很快地激發出來,并在企業融資市場占據一個舉足輕重的地位。
有關專家表示,出於控制風險、保證商業銀行穩定等方面的考慮,民間資本進入正規的貸款市場,剛開始的門檻會比較高,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也不會立竿見影。但邁出第一步仍然有標志性的意義,這有利於目前階段的保增長和中國金融體系的長期建設。